教学研究

教学研究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工作 > 教学研究

润物无声,教评相长——东湖光电公开课之我见

润物无声,教评相长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东湖光电公开课之我见


旅程——蹒跚学步,竿头直上

加入学校一年有余,每一学期我都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公开课活动。是磨练也是挑战,经过这三次的锻炼,在公开课的阵地上,我仿佛从蹒跚学步的孩童,慢慢变成了一个大人。


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公开课时,我十分忐忑,考虑了很多篇课文,不是觉得容量大上不完,就是担心效果不好。后来终于选择了李清照的《声声慢》,但还是毫无头绪,准备了很长时间,也私下试讲过,结果在课堂上还是出现了朗读音频的问题。看着黑压压的听课老师,我只感觉头皮发麻。第一次公开课经历,局促而稚嫩,就如同《声声慢》词中那句,“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”。结束后,我感觉卸下了一个大大的包袱。


接下来的一学期,立志班老师每人都要准备公开课,这一次我自信多了,没有把公开课当成一次任务,而是真的想抓住机会去锻炼自己,于是尝试了一直想尝试的“群文教学”。也去听了同组老师们的课,在评课中,受益匪浅。本学期的公开课教研活动,是我的第三次公开课之旅了。本次公开课活动,可以说是更正式、规模更大的。立志班21、22两个年级通力合作、全员参与,严格的评分制度让大家感受到了“以赛促教”的氛围感。


1681288591798668.jpg

风景——如火如荼,教评相长


时间打马而过,三次公开课旅程像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,给我留下的是成长、收获,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,透过这扇窗,我看到的是一位位态度端正、风采出众、实力过硬的老师们。可以说,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呕心沥血的成果,是汗水和心血的结晶。老师们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”:夏苗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下水作文——小小说《戒尺》,我看到学生心里,文学的种子正在生长、萌芽;陈思宇老师的历史课《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》,我看到了新进年轻老师身上从容优雅的教学风采;王佳珩老师的《玩偶之家》课堂上,学生就“娜拉走后会怎样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,我看到正处于人格形成十字路口的孩子,开始思考女性独立的问题…… 


除了精彩的课堂之外,听评课活动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同科目老师都能主动、积极参与到听评课活动中。通过听课、评课,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,也能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问题,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。

英国作家培根说:“讨论犹如砺石,思想好比锋刃,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。”

在评课与讨论中,老师们不断产生思想的碰撞。本次评课中,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,夏苗老师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“点燃学生”的提法,陈校长加以补充和完善。这让我联想到了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的一句话: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”这更加引起了我的深思——教育从来不是填灌式的,而应该去点燃学生的热情、点燃学生的兴趣,有了热情与兴趣,才能点燃课堂的氛围。我也暗暗下了决心,以后一定要加以运用,真正地用多种方式去点燃学生,不做表面教学。

除了领导和前辈们专业、精彩的点评之外,有些年轻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感触很深。比如高一语文组的刘念老师,每一次从她的点评,我都看到了她的用心与专注,既抓住了重点又十分全面。与优秀的人共事,也让我不断激励、鞭策自己,见贤思齐。


图片2.jpg

心声——才须学也,润物无声


《诫子书》有言:“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,人的进步离不开持续学习。学生如此,作为老师的我们更是如此。通过公开课,我们学到的是经验,是知识,是能力,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,但给人巨大的、持续不断的能量。